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

「愛,從了解開始-了解自己的需求、了解孩子的需求」學員課後分享

◎作者為父母班學員-庭妤

今天的主講人是慧貞,講的內容是愛,從了解開始-了解自己的需求、了解孩子的需求

一開始,慧貞帶入自己的角色,用著開放的態度談論自己一年一年不一樣的角色定位,現在的她寫的是:慧貞/先生的女友/人本新竹分會的主任/媽媽。她說,目前她很滿意她的角色定位。

她問了大家,那,什麼叫做愛?有人說愛是尊重、小孩對大人的愛,是認同和安全感。

慧貞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諮商師切入,告訴來這兒的學員,生孩子是為了自己,不是為了別人、是為了更了解自己、讓自己成為更完整更獨立的人而去生養孩子,訴說她自己帶養孩子的經驗、無助愧疚又想做完美的那一塊,這樣的方式,打開了學員的心、拉近了講師和學員的距離。

佛洛姆的觀點來詮釋愛的定義愛是一種喚起愛的能力。乍聽之下很深奧,但細細的思考會覺得是啊!什麼是愛,我想是學習怎麼愛吧!慧貞提到無能的愛,用市場性格來說:因為你回應我愛的感覺,所以我愛你、愛是一種被剝奪、被犧牲

是啊!常聽朋友說,我是因為嫁給我老公,幫他帶小孩,所以才沒工作的、我是因為你們,才煮飯的、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們,所以本來老公就得幫我、小孩就應該

記得女兒小一時對我說過,每個爸爸媽媽應該都覺得自己很愛小孩吧!但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,他們給的那種愛,小孩是不是真的覺得是愛。其實不也呼應了慧貞這樣的想法,這些都是不成熟的愛呀!

慧貞用最直接的說法說出:愛必須用了解為基礎,因為沒有了解,尊重就是假的。在愛的元素裡,以了解為基礎,涵蓋給予、照顧、責任、和尊重等四個因子。接著帶進人的不完美,自己的不完美,有時候當一切無法改變時,不妨就認了吧!
我承認自己是個懶惰的媽媽,不是我做不到,而是我不想做再次用自己的切身經驗切入主題,就算我沒有很美好,我有自信孩子還是可以很愛我,所以我可以承認自己的懶惰說明不完美,但卻可以自信,因為真心的對孩子好、真心的去愛孩子原來的樣貌,所以才能對被愛無懼吧!

在課程裡,慧貞一再的強調孩子的價值,也一再的強調養孩子的過程,等於是自己又重活了一次,所以告訴學員,生小孩很划算,透過這樣的過程,我更懂得照顧自己、喜歡自己。

既然是成長,既然愛是一種喚起,那麼就勢必需要學習和努力才能達成。愛是需要練習的,多看讓自己開闊眼光,鼓勵學員可以把觸角向四面八方延伸。學習是為了自己,所以,來上課要只收讓自己有能量的知識回家,讓自己過愛智的生活。
慧貞在課程裡道出她心理學的背景,大方的承認這些學術理論、應用,完完全全無法用在她媽媽身上,但她也道出自己同一件生命故事,每一年她詮釋的都不一樣,因為她看的角度不同了。這樣的方式也同樣拉近學員的感受,因為原來講師也不完美啊!原來講師修了這麼久,也有能力不及的地方啊!就在這樣的感嘆和認同下,慧貞又說我鼓勵大家許願,好方法!一方面同理著大家也許懶散不想做的部份、也許找不到方法的部份、也許質疑的部份,一方面又要大家向前跑,不要有藉口,真是高招啊!

如果給出的愛對方沒有回應,那你的愛可能要調整,怎麼做?透過練習、透過修正!原來是這麼說的啊!我總說,每個人能接受的方式不一樣、想要的也不一樣,要想想看還可以怎麼做,才能改變。相較慧貞的說法,顯得無力又不夠正中目標。

最後慧貞帶入想傳達給學員的理念:
1對的事情自己做很重要,隔壁那個人就等等他吧!總有一天他會跟著改變。
2、接納那個會犯錯的自己。錯都錯了,看怎麼補救就好,不用一直責備自己。
3、找支援。目前我可能無能為力,不代表未來我無能為力。孩子知道你的辛苦,不代表他可以做你要他做的樣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